10.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(5分)
淮西独坐
袁凯
萧萧风雨满关河注,酒尽西楼听雁过。
莫怪行人头尽白,异乡秋色不胜多。
【注】关河:山河。
(1)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2分)
A. 第二句写酒已饮尽,诗人独坐西楼听雁唳,既写出环境之静,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。
B. “莫怪”一句触景生情,诗人由眼前路人皆白头,触发时光已逝却一事无成的失落之情。
C. “异乡秋色不胜多”,自然风光本是客观存在,但在游子眼中不免处处皆秋,处处可愁。
D. 本诗于平淡中抒发悲愁之情,虽没用愁、苦、哀、泣之类的词语,但读来令人悲惋欲涕。
(2)诗歌首句“萧萧风雨满关河”有何作用?请结合全诗,简要回答。(3分)
答案:
【解答】
(1)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赏析。
ACD.正确。
B.有误,“由眼前路人皆白头,触发时光已逝却一事无成的失落之情”,错,应该是“触发思乡之情”。
故选:B。
(2)本题考查诗句作用的分析。“潇潇风雨满关河”点明客观环境,风雨之时阴寒凄冷,最易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,充分感受到自然威力的巨大以及人生的孤弱、渺茫,为下文抒发漂泊在外、孤独愁苦的情感作铺垫。
答案:
(1)B
(2)①交代风雨交加的环境;②渲染阴寒凄冷的氛围;⑧为抒发漂泊在外、孤独愁苦的情感作铺垫。
译文:
风雨潇潇洒满关河,独坐西楼,饮尽美酒,只听那归雁孤鸣飞过。不要惊怪于行人头上的满头白发,只因为他乡的秋色更让人惆怅难过。